当前位置:首页 > 利川教育 > 正文

利川红色教育基地馆,利川红色遗迹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利川红色教育基地馆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利川红色教育基地馆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利川市地名的由来?

利川市地名的由来?

利川市,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县级市,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,西靠重庆市,东接恩施市,南邻潇湘,北依三峡,与重庆市四县两区交界,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。

利川土地肥沃,物产丰富,素有“银利川”、“贡米之乡”称号,自古以来为“有利之川”、“大利之川”,故名“利川”。

利川红色教育基地馆,利川红色遗迹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总面积4605.53平方千米,[19]截至2022年10月,辖2个街道、8个镇、4个乡,市***驻都亭街道。2021年,户籍总人口91.75万,常住人口71.44万。

利川市建制于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,以施南土司忠孝土司、忠路土司、建南土司、沙溪土司等5个土司、上下支罗及原恩施县之都亭里地建立利川县,隶属于巡荆道施南府。

民国三年(1914年),属荆南道。民国十七年(1928年),直属于湖北省。1***0年,利川县属恩施地区。1986年,撤销利川县,设立县级利川市。

利川红色教育基地馆,利川红色遗迹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利川市是世界优秀民歌《龙船调》的故乡,曾先后获“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”、“全国文化先进县市”、“中国歌舞之乡”、“中国诗词楹联之乡”、“中国凉爽之城”、“十佳书香县市”、“湖北省作协创作基地”、“湖北摄影之乡”称号。

2019年3月,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。2020年4月,经湖北省人民***批准,退出贫困县序列。境内景点众多,如腾龙洞苏马荡等。

2021年,利川市地区生产总值231.72亿元,增长11.8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46.14亿元,第二产业增加值37.26亿元;第三产业增加值148.32亿元。

利川红色教育基地馆,利川红色遗迹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你好,很高兴回答你问题。

利川古为廪君地。周属巴国地。秦属黔中郡。汉属南郡朐忍县地。三国初属荆州建平郡。蜀汉建兴八年(230年)置南浦县,属巴东郡。晋、宋、齐、梁因之。北朝北周置盐水县(一说盐水县在今长阳县),为亭州资田郡附郭县。隋开皇初,废郡存州、县。隋大业初改亭州为庸州,置清江郡,盐水为庸州清江郡附郭县。唐省庸州入施州,改清江郡为清化郡,省盐水县入清江县。五代仍唐之旧。宋,复改清化郡为清江郡,隶夔州路,清江县下置都亭乡,为今利川县地。南宋,县属龙渠县地。元,废郡,以施州隶夔州路总管府,至元二十二年(1285年),并清江县入施州,二十五年复置清江县,以附都亭乡蛮洞置施南宣抚司、忠孝安抚司。明玉珍据蜀,置忠路宣抚司。明立施州卫领所及诸土司,境内为都亭里及施南宣抚司、忠路安抚司、忠孝安抚司、剑南长官司;嘉靖中置上、下支罗二百户所;天启中置沙溪宣慰司。清,废指挥,千百户,设流卫。康熙四年(1665年),改沙溪宣慰司为宣抚司,改剑南长官司为建南长官司,余都亭里及施南、忠孝、忠路诸司如故。雍正六年(1728年)裁施州卫,领于巡荆道归州。十三年(1735年)改流,以施南、忠孝、忠路、建南、沙溪5土司、上下支罗及原恩施县之都亭里地为利川县,隶巡荆道施南府。以清江横贯全境,平川广袤,物产丰富,为有利之川,故名利川。民国初,属湖北省荆南道,后改施鹤道,废道后直属省。1928年属鄂西行政委员会。1932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。1936年属第七行政督察区。1949年11月14日利川解放,隶于湖北省恩施专区。1***0年属恩施地区,1983年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立,隶于鄂西州。1986年5月27日,国务院批复省***“同意撤销应城、蒲圻、沔阳、石首、麻城、利川六县分别以原县行政区设立六个市,均为县级市”, 10月1日,召开撤县建市庆祝大会,庆祝利川市成立。撤县建市后,隶于恩施州(鄂西州于1991年更名为恩施州)。

以上记载为利川市的由来,希望能帮到你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利川红色教育基地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利川红色教育基地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